2010年7月20日

安平舊聚落民宅建築簡介

街巷空間:安平自古地小人稠,又為軍事重地,人事變動很多,故本地民宅結構造型與街巷空間排列,不但曲折優美,而且具有濃密的鄰里關係。安平也因四周豐富的漁業資源而具有漁村型態。而此時期安平的移民社會已逐漸穩定,聚落的空間結構發展開始由祭祀圈與血緣組織所構成。





 
延平街:土人通稱「市仔街」,有台灣第一街之稱。洋樓、民宅櫛比鱗次,趣味有緻。街中尚存兩家百年老店:1. 益生堂中藥行;2. 永泰興蜜餞店。台灣最早的街道在當地里民力爭拆除拓寬之後,走進歷史的記憶中。




效忠街: 昔稱石門樓,為安平富戶所居。康熙為獎勵安平軍民遂改安平鎮為效忠里。光復後安平街道命名時,以石門樓稱效忠街,以誌故實。





中興街:昔稱磚仔街,為安平三條古街之ㄧ,街中巷弄牆門、劍獅、單伸手宅院,仍多完整,優游其間,俯拾皆是情趣。





劍獅:劍獅是安平民宅的一項精神象徵,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形制一同、材質各異的劍獅,分置宅院門楣或牆上,作為避邪之物。(以前安平為水師駐紮之地,軍人反家時習慣將刀、盾掛在門口內衣架上,宵小望之卻步。久而久之安平居民遂成風尚,以劍獅為屋宅居家避邪之物。)







老古石:安平近海,一般居民除用紅磚外,亦就地取海中珊瑚礁石築屋材料,亦形成安平民宅特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