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3日

安平的復刻與新生

  安平,作為台灣一切事務的開端,在漢人尚未大量移懇的十七世紀初,荷蘭人憑藉著大航海時代的航線乘風破浪至此,開啟了島嶼深長的歷史。隨後歷經了鄭成功、清朝政府、日本殖民、以及光復後的國民政府的更迭,安平的面貌早已如港灣的海浪沉浮起落之後不復當年的絕代風華。然而,它所蘊含的文化底蘊與豐富的歷史記憶,早已銘刻在此區為數眾多的古蹟、屋舍、磚瓦以及街道巷弄之間了。

(陳佳宏攝)


我們將時間的軸線拉回1624年荷蘭人據台,將美麗的島嶼喚做福爾摩沙之始,今日位在延平街、效忠街、中興街一帶的舊聚落,便是當年荷蘭人在安平最早的都市計劃。安平自古地小人稠,又為軍事重地,人事變動很多,所以舊聚落的民宅結構造型與街巷空間排列,不但曲折優美,而且具有濃密的鄰里關係。而在遠離了烽火交戰的時代之後,安平舊聚落也因四周豐富的漁業資源而發展成為漁村型態。安平港曾經是台灣第一大港,吞吐吸納多少千帆萬影倚泊至此。安平的移民社會在逐漸穩定之後,聚落的空間結構發展開始由祭祀圈與血緣組織所構成。於是我們能處處在舊聚落看到廟堂以及宗祠的香煙裊裊,低眉的菩薩神靈,在不語的靜謐之中溫柔的看護著安平的子民。

然而時間繼續流轉。虛掩的門是再不上鎖了,安平的子民將記憶裝箱打包,然後離開。隨著年輕人的大量外移,現金舊聚落的居住人口多已凋零、垂垂老矣。目前舊聚落的紋理雖仍大致保存,不過歷經百年歷史演進及社會的變遷,傳統風貌岌岌可危。面對往昔地景的終將消失,我們除了緬懷之外,有什麼方法可以更積極地介入此等自有到無,再復歸而有的記憶輪迴?有鑒於安平在台灣歷史有著不可抹煞的重要性與地位,台南市政府自2008年開始辦理「安平舊聚落歷史風貌維持更新計劃」,藉由都市更新的方式來保存安平的文化資產,將老舊的建築物保存下來,修繕翻新,並且對現有的建物加以約束與規劃,限制或拆除雜亂的違章建築,為的就是再現老聚落原有的風貌。安平,正在經歷一次重要的復刻與新生!





溽暑時節,炎熱如晴空般盛夏的海浪陣陣襲捲府城。台南市政府與台南廿一都市發展協會所致力推動的「安平‧春蟄」計畫也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重現安平歷史風貌,活絡安平觀光活動,以及提供舊聚落居民安全的永續生活環境是我們所欲努力達成的目標。在已崩解的建築物殘骸當中,我們如何能讀出任何關於舊事的線索?而這一生當中,我們又有幾多機會,能回到原本熟悉卻漸淡忘的街角,看屋宇樓房,看「市仔街」上街坊鄰居對新嫁娘的品頭論足… 時間過去,一切堅固的是否終將煙飛灰滅?能不能讓一幢幢建築,再次尊嚴地存在。然後它倒下。然後時間過去。如此,即使多年後我們再回到這裡,也能因為消失前曾再次觀想建築物與己身交疊的歷史,而更深刻地記得。



                                                                           (中興街44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